产品详情:“硼砂泡出黄金鲍”后续:记者被威胁官方通报:涉事企业被关停警方开展刑事调查
来源:博乐体育网站登录 发布时间:2024-07-19 21:00:56
据新京报3月14日报道,随着“3·15”临近,有关消费者权益、问题商品曝光的话题热度慢慢的升高。日前,记者根据爆料,以操作工的身份进入辽宁大连一家海鲜加工厂进行暗访,记录下了海鲜加工的那些“狠活”。
拳头大小的黄金鲍鲜嫩肥美,“放心美味”;黑褐色的海参参体饱满、肉质Q弹,“高端的海参,不需要解释”。这是大连一家海产品公司在其网络店铺中对所售商品的介绍,图片里的黄金鲍看起来鲜嫩金黄,海参个大体肥。然而,这些光鲜亮丽的“高端”海产品背后,却涉嫌非法添加有毒药剂。
记者调查发现,该公司制作的“鲍片”“黄金鲍”大多使用产于塞内加尔的宽口涡螺作为原料,但这些“鲍片”“鲍贝”“黄金鲍”制作的步骤中,都会使用药剂泡制,而这些药剂经记者取样第三方送检,均含有国家明令禁止、具有毒性的硼砂成分。此外,该公司制作的“高端海参”,在实际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也经过了染色泡发。
《食品安全法》规定,硼砂属于有毒、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是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的防腐剂。早在2008年,国家卫健委(原卫生部)发布《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就将硼砂和苏丹红等添加剂列入第一批禁止添加、使用的名单。然而就是这一个对人体会造成损伤,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添加剂,仅在2月27日就被使用了四五袋,粗略估计有200斤。而这些被硼砂浸泡了2天的黄金鲍,出现在该企业的网店里时,打上了“放心美味”的字样。
记者了解到,当日,涉事企业将加工区内的相关这类的产品紧急转移到了一处废品收购站。目前,警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已介入调查。14日下午,记者将涉事企业使用违禁添加剂一事,分别向大连市、金普新区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反映。在金普新区的市场监督管理局,涉事企业陈姓负责人和记者说称,使用添加剂的目的,是为了让黄金鲍、鲍片好看,但否认使用的添加剂是硼砂。
左为未用“药液”泡发的黄金鲍,呈黄褐色。右为用“药液”泡发一小时的黄金鲍,颜色已经变淡。
企业负责人在政府工作人员和记者面前称“不知情”“不了解”,而在厂区内,工人已经“秘密行动”了。蹲守在厂区的记者看到,厂区内两辆叉车不间断地将装满黄金鲍和鲍片的蓝色槽箱运离厂区。
记者跟踪确认,这些疑似已被浸泡过硼砂的海产品,被运到了厂区对面一处废品收购站内的空地上。现场记者留意到,叉车每趟运送两槽海产品,两辆叉车来回运了7趟。
除了转移海产品外,记者在现场看到,使用白色编织袋装的食品添加剂,也被工作人员使用叉车装进一辆厢式货车内,运离厂区。当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赶到涉事企业的加工车间时,上下两层的大车间里,已找不到一槽黄金鲍和鲍片。原本在制冰间内贴墙放置的硼砂,也不见踪影。
面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问询,加工车间工作人员称,从未使用过含有硼砂的违禁添加剂,当日也没有加工黄金鲍,所以看不到有关产品。而当记者带领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到厂区外找到被转移的黄金鲍和鲍片后,企业工作人员才承认,确是他们的产品。
3月15日,大连金普新区管理委员会通报,3月14日下午,接举报反映大连某海鲜加工厂涉及嫌疑违反法律添加非食用物质问题,经联系举报人确认,涉事企业为大连中科海产品发展有限公司。金普新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公安机关迅速赴涉事企业组织调查,对货品及原料封存并进行采样化验,同步开展对有关人员调查取证工作,委托专业机构对样本连夜进行仔细的检测。3月15日上午,检测结果为,该企业加工的“黄金鲍”(国外进口涡螺的俗称,非本地鲍鱼)检出硼酸成分,企业涉嫌存在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违法问题。
根据调查的最终结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已第一时间对涉事公司进行关停,相关这类的产品下架,并由企业召回已售产品,对企业和相关责任人依法进行行政处罚。公安机关已开展刑事调查,对危害群众健康的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进行坚决打处,同时,纪检监察机关对监管部门涉嫌失职失责问题启动调查,后续处理情况将及时通报。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个人会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女子购入大量抗原检测套装,加价销售,涉案金额达30余万元!刚刚,上海警方最新通报
“泡了6天才发现”,储水池现15头死猪,数百户都喝池里水,有人肠胃喝出问题...当地通报
香港名媛碎尸案细节披露!主谋是曾任职警长的前夫父亲,一家人先带女方接女儿,在车上将女方迷晕
如何以新质生产力唱好“双城记”?川渝部分全国人大代表“问诊”高新技术企业
掌上明珠家居信息化中心总监张浩:“川派家具”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需破解“断层”难题
“感谢微软,提前放假”!刚刚,全球蓝屏,多国航司停运、银行受影响!怎么回事?